京教高〔2021〕6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职业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全国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和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全面推进北京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京教高〔2021〕2号),全面推进北京高校、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立德树人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决定开展2021年北京高校、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提升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育人水平,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建设目标
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面向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全面推进不同类型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申报条件
(一)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年的建设和完善。
(二)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三)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四)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五)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入选示范课程相应授课教师、团队自动认定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不需单独申报。
(六)课程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
(七)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八)职业教育课程要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注重德技并修、育训结合,立足国家“双高”“提质培优”、北京“特高”项目等重点改革建设项目,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等内容;普通本科课程要坚持以本为本,聚焦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适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研究生教育课程要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核心,创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激发研究生使命感责任感,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继续教育课程要充分考虑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注重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面向终身学习,培养学习者立足岗位的创新意识与责任担当。
(九)已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原则上此次不再参与申报。
四、报送办法
(一)每所高校推荐普通本科课程不超过5门、研究生教育课程不超过3门、继续教育课程不超过1门(继续教育课程申报范围为函授、业余、成人脱产班、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及各类非学历教育课程)。每所中职推荐课程不超过2门,每所高职院校推荐课程不超过3门。材料由学校遴选、审核并公示无异议后,普通本科及继续教育课程汇总报送高等教育处,研究生课程汇总报送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职业教育课程汇总报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
(二)报送课程应尽可能覆盖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课程。
(三)此次以电子材料(含word版和盖章扫描pdf版)形式报送材料,包括联系人信息表、汇总表、申报书、附件材料清单,材料分别存放在对应“word版”和“PDF版”的两个文件夹中。请于2021年11月26日前,将普通本科及继续教育课程申报材料发送至jwgjcbj@126.com;研究生课程申报材料发送至jw_xwb@jw.beijing.gov.cn;职业教育课程申报材料发送至jw_zcc@jw.beijing.gov.cn,电子邮件主题及文件名请使用“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单位名称”;纸质公文版(盖章版)由学校保存备查。
(四)联系人及电话:张传标,010-66074624(高等教育处);刘帅,010-51994787(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梁燕,010-88171731、13621113680(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 。
五、遴选方式
(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将根据学校推荐申报情况组织专家对候选课程、名师和团队进行评选,经市教委审定、公示5个工作日后正式公布结果。
(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将进一步对各高校和职业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考察,在此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遴选的基础上,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建设先行校。
六、工作要求
(一)突出北京特色。各校要坚持以首善标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弘扬北京红色文化,传承北京红色基因,充分利用体现北京革命历史和精神、历史文化底蕴、“四个中心”城市建设的成果,深入挖掘体现首都优势的课程思政元素。高校要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对标对表,职业院校要合理借鉴并体现职业教育特征。各校既要广泛参与,又要严把质量,提炼具有首都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持续深入抓示范、树标杆,全面发挥北京文化和人才聚集优势,构建多层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体系,全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京华大地形成生动实践,在师生思想深处牢牢扎根。
(二)强化校内统筹。各校要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这一系统性工程,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健全完善工作机制,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强化分类指导,确定统一性和差异性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推进课程思政作为教师党支部发挥作用的重要抓手、作为教师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努力做好统一思想、难点攻关等工作,推动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同向同行。要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位培训工作,保证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在本校教师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强化支持保障。各校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的支持保障。要在各类考核评估评价工作中落细落实,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要在各类教育教学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1年11月2日
北京高校(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联系人信息表
北京高校(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汇总表
北京高校(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书
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大京事】,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相应关键词】即可获取北京社保医保|公积金|居住证|小车摇号|公租房|政府补贴|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等指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