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做好机场及其周边社区(村)的疫情防控,控制境外输入、内部反弹的风险。8月18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机场周边社区(村庄)常态化封闭管控防疫工作指引。
一、机场周边社区(村)实行常态化封闭管控。社区(村)仅保留一个出入口,实行全封闭管理。由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安排2名以上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实施查证、验码、测温、登记,指导进出人员规范佩戴口罩。
二、机场属地政府与机场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报居住在机场周边社区(村)的机场工作人员信息,按照机场规定的岗位核酸检测频次,及时查验核酸检测结果。居住在机场周边社区(村)的机场工作人员实行所在单位与社区(村)“双报告、双闭环”管理。
三、机场周边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根据疫情发展形势,认真排查疫情风险人员,强化疫情报告,配合疫情追踪处置。严格落实中高风险地区及有病例地区、有封控区域来(返)京人员管控,落实社区(村)和单位双报到、居家隔离观察、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措施。凡外地进(返)京人员被确定为密接者或次密接者的,除本人隔离外,共同工作和生活人员由所在单位、社区(村)落实闭环管理1周,不参加任何聚集性活动,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采取集中隔离。
四、落实机场周边社区(村)中及周围药店诊所的哨点作用,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认真筛查风险人员,及时预警,加强登记与上报。规范药品销售和诊疗服务,对有发热等症状患者立即报告,对购买消炎、退烧药的人员做好登记并立即报告。
五、做好环境、人员常态化核酸检测。对机场周边社区(村)的农贸市场、企业车间、集体宿舍、公厕等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环境核酸检测每周1次。机场周边社区(村)内所有居住、生活和工作人员均要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动态调整核酸检测频次;保洁、垃圾处理等重点岗位人员核酸检测每周2次,每次间隔2天以上。
六、严格机场周边社区(村)公共场所和健身娱乐场所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和通风消毒,加强对防控措施的宣传引导、健康提示。娱乐场所、“七小”场所等人群聚集场所要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查证、登记、佩戴口罩、通风消毒、“一米线”、限流错峰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
七、机场周边社区(村)中的学校、托幼机构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严格执行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监测、疫情风险排查,落实防控措施,并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配合做好疫情处置。
八、机场周边社区(村)中养老服务机构、开展老年人全托服务的服务机构及社会福利机构实行全封闭管理,非就医、殡葬等必要需求无人员进出,特殊情况下进出严格按行业规定管理执行,重点防控输入性疫情和内部传播。
九、大力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实施社区(村)环境整治。严格落实机场周边社区(村)公共场所环境清洁和预防性消毒等措施。
十、按照“应接尽接”原则,持续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尽量做到全员接种。组织好非在校生的12-17岁居民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十一、加强宣传和教育,引导居民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疫情防控和处置。居民应主动接种疫苗,坚持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自觉做到少聚集、不扎堆、少走动、不串门;及时关注政府发布的疫情信息,非必要不出境、不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及有病例地区、有封控区域的地区所在市。如去过有1例及以上病例发生的地级市要主动向社区(村)和单位报告,服从相应的疫情防控管理措施;如有相关症状,第一时间科学就医、报告。
十二、机场周边社区(村)属地政府组织做好生活、防疫物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