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19门头沟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20214

序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北京市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也是门头沟区围绕落实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传承“四个一”奉献光荣传统,发挥“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优势,全面建设“绿水青山门头沟”,着力构建“一园四区一小院”绿色发展新格局,以更加一流业绩当好“两山”理论守护人的关键时期。

  《北京市门头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是门头沟区落实国家和北京市部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总体谋划,是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保持生态涵养区战略定力,高水平建成绿水青山的生态之城、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底蕴深厚的魅力之城、向善尊贤的人文之城、有序包容的和谐之城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划主要依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门头沟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门头沟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2035)》等文件编制。

  规划实施年限为2021-2025年,展望2035年。

第一篇 翻开历史新篇章,誓做“两山”理论守护人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门头沟区彻底告别千年采煤史、弘扬“一盆火”奉献的五年,是门头沟区坚定传承红色基因、继承“一腔血”奉献的五年,是门头沟区实现北京老能源建材基地关停转型、转换“一桶金”奉献的五年,是门头沟区矢志聚力绿色发展和生态富民目标、坚定“一片绿”奉献的五年。全区在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讲奉献、争第一”的门头沟精神,践行“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弘扬文化、文明首善、团结稳定”的区域发展总原则,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深化绿色发展,生态涵养功能有效提升。“十三五”时期,门头沟区坚持生态立区,抑制开发冲动,遏制大拆大建,保持战略定力,出台《关于“红色门头沟”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绿水青山门头沟”建设的实施意见》,跻身国家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行列。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滚动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系列工程,到“十三五”末,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7.8%,较“十二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持续推进,PM2.5年均浓度降低至32微克/立方米,较“十二五”末下降58%,永定河再现碧水长流壮观景象,生态涵养功能有效提升。推进减量提质发展,实施《门头沟区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2035)(简称《分区规划》),完成全市首个区级乡村振兴集体建设用地实施规划编制。

  践行生态富民,地区发展实现绿色转型。“十三五”时期,门头沟区综合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0%,较“十二五”末提高近20个百分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水耗降幅和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均达到市级要求,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的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文旅体验、科创智能、医药健康为主导方向的绿色高质量产业体系加速培育,全区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1.2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52倍,中关村门头沟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推出“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灵山绿产”绿色产品、“绿水青山门头沟”旅游三个区域品牌;北京地铁S1线开通,新首钢大桥通车,长安街西延线全线贯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七有”“五性”需求,自棚改攻坚战打响以来,累计交付使用45145套棚改安置房,实现3.17万户群众搬迁上楼;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7.1%;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较“十二五”末提高0.35岁,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完成低收入村脱低目标;对口协作和支援河北省涿鹿县、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和察右后旗、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

  大力弘扬文化,地区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十三五”时期,门头沟区积极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紧抓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长城文化带建设契机,强化京西历史文脉传承,获评国家文旅部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化,全区入选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成为国务院办公厅通报的“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建成洪水口村、炭厂村等一批精品旅游村,全区14个村获评“中国传统村落”,15个村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精细化指导村庄规划及住宅院落建设,出台《门头沟区村庄民宅风貌设计导则》和《村民手册》,多个村庄规划成果荣获市级表彰。深入诠释“六大文化”内涵、讲好门头沟故事,连续举办永定河文化节、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东胡林人论坛,推出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永定河》等一批原创作品。

  建设文明首善,各项改革举措协同推进。“十三五”时期,门头沟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总抓手,聚力争创首都文明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城区,打响“门头沟点赞”大拇指行动、“门头沟热心人”志愿服务等品牌,搭建区、镇()、村(社区)三级“比学赶超”擂台赛等激励平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深入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成功创建全市首个“9041”标准的基本无违建城区。携手西城区开展生态涵养区与平原区结对协作,共同设立乡村振兴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进人才交流。优化地区营商环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出台《门头沟区关于进一步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促进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形成招商引资新优势,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分秒必争推进“两区”建设,成立区委区政府双牵头领导小组,推进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五新”政策落地。

  保障团结稳定,发展与安全统筹兼顾。“十三五”时期,门头沟区坚持“红色门头沟”党建引领,众志成城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摘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落实党建引领“吹哨报到”和“接诉即办”,完成各类热线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整合,率先出台《关于坚持“红色门头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深化“接诉即办,办好‘小事’”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广党组织引领“办事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多方共治模式。社会治理能力持续增强,落实北京市物业管理和生活垃圾两个条例,全区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和时间储备服务激励机制,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北京市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基本完成;推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化体系化建设,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形成“一人一案、一事一档、一山一哨”机制;“平安门头沟”建设持续深化,建设94街综合治理平台,“雪亮工程”建设持续推进。

  总体来看,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十三五”时期门头沟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勠力同心打造“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和“绿水青山门头沟”城市品牌,当好“两山”理论守护人,全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地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将与全市一道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门头沟区建设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章 基本形势

  放眼全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

  从北京看,首都北京与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联系更加紧密,“四个中心”功能全面优化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取得重大标志性进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加速建设(简称“两区”建设),发展信心依然坚定。同时必须看到,首都北京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推动动力变革、引领科技创新、破解“大城市病”等方面依然存在能力短板。

  门头沟区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投身国家新发展阶段,立身首都北京建设,拥有多重优势条件和机遇叠加:

  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不让保护生态环境的吃亏”的鲜明导向,出台生态涵养区系列支持政策,市人大加快推动《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立法,为探索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地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长城文化带交汇处,成功纳入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市郊铁路“京门—门大线”“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陆续启动,为激发区位优势、激活内生动力提供有力支撑。“十三五”时期特别是2018年以来,新版北京城市总规赋予地区首都西部重点生态保育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京西特色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区三大功能定位,生态涵养区战略定力进一步筑牢,全区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下一步全区聚力打造“一园四区一小院”绿色发展新格局,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共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传承红色革命基因,发扬“四个一”奉献光荣传统和“讲奉献、争第一”的门头沟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区域自信、时代自信、担当自信,为攻坚克难全面建设“绿水青山门头沟”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也必须看到,在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给未来带来更多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今后一个时期门头沟区自身发展还面临困难和挑战:

  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品质与大国首都底色的标准相比仍有差距,面对太行山脉自然禀赋的局限和矿业退出后生态修复的挑战,发挥生态涵养区压轴作用的能力存在短板;城乡空间布局仍需进一步优化,践行减量集约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能力存在短板;地区经济总量小、经济基础依然薄弱,税源不稳、结构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拓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能力存在短板;弘扬京西“六大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不足,培育特色化、多样化文化业态和文旅产业项目的能力存在短板;路网密度、市政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区相比仍有差距,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基础设施“硬件”存在短板;城市和农村综合治理水平较现代化标准仍有差距,支撑绿色发展和生态富民的“软件”存在短板;服务民生“七有”“五性”需求仍有差距,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能力存在短板。

  总之,“十四五”时期是门头沟区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区要更加自觉地站在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局的高度,用好“红色门头沟”党建这把“金钥匙”,擦亮“绿水青山门头沟”这张“金名片”,在顺应新形势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直面新挑战中把握时机、抓住新机、赢得先机。

第三章 发展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度融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全面落实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的要求,紧抓北京高位推动“两区”建设、打造改革开放“北京样板”的重大历史机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在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北京行动中找准定位,探索门头沟区高质量发展有效途径。

  坚定“一个方向”,即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大旗,当好“两山”理论守护人。

  坚持“两个原则”,即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弘扬文化、文明首善、团结稳定”的区域发展总原则和“团结统一、红色传承、向善尊贤、三严三实、互勉包容”的干部队伍建设原则。

  打造“两个品牌”,即打造“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和“绿水青山门头沟”城市品牌。

  建设“五个之城”,即将门头沟区建设成绿水青山的生态之城、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底蕴深厚的魅力之城、向善尊贤的人文之城、有序包容的和谐之城。

  推进“三四三六”工程,第一个“三”即打赢棚户区改造、污染防治、乡村建设行动“三大攻坚战”;“四”即办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建设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实施集体经济薄弱村、低收入边缘户和返低风险户帮扶,完善新城控规、镇域国土空间规划、乡村规划和乡村振兴集体建设用地实施规划及专项规划在内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四件大事”;第二个“三”即培育文旅体验、科创智能、医药健康“三大产业”;“六”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总抓手,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创建工作,持续巩固北京市食品安全示范区、国家卫生区复审成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构建“一园四区一小院”绿色发展新格局,“一园”即中关村门头沟园,“四区”即加快打造“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新首钢协作配套区、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军庄龙泉”科技文创产业集聚区;“一小院”即“十四五”期间,在100个村实现村村有“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高质量建设“绿水青山门头沟”,当好“两山”理论守护人,为与首都一道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第四章 基本原则

  推动“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严格落实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的要求,更加突出创新发展,更加突出开放发展,更加突出区域协调发展,更加突出绿色发展,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更加突出安全发展,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绿水青山门头沟”建设全过程,用好“红色门头沟”党建这把“金钥匙”,凝聚并带领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四个一”奉献,激发红色斗志,以“讲奉献、争第一”的门头沟精神,全力确保国家和市级部署在门头沟落地生根。

  ——始终坚持生态立区。坚持把守好绿水青山作为最大政绩,耐得住寂寞、保持住定力、守得住绿色,突出林成片、水相连,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容量,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首都西部生态屏障。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坚定践行“两山”理论,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打造“精品经济、精品旅游、精品小镇”,培育壮大文旅体验、科创智能、医药健康“三大产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以改革创新为绿色发展赋能加力,落实区级乡村振兴集体建设用地实施规划,助推集体经济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聚焦“七有”“五性”需求,推动绿色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深化接诉即办、主动治理,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始终坚持系统观念。更加主动服务“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自觉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有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五章 主要目标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绿水青山门头沟”品牌形象更具魅力,地区生态涵养功能更加强化,门头沟区率先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示范区、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和美丽自然山水的典范区,与首都一道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实现高标准提升,为青山绿水蓝天的大国首都底色不断增光添彩,首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彰显,高水平建成“绿水青山的生态之城”。

  ——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果,高精尖产业结构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高水平建成“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文化发展实现更深层次融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建设中走在全市前列,京西特色历史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高水平建成“底蕴深厚的魅力之城”。

  ——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更大提升,在努力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基础上,成为全市乃至全国文明城区的领跑者,高水平建成“向善尊贤的人文之城”。

  ——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实现全面提升,安全发展的底线更加牢固,平安门头沟建设跃上新台阶,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高水平建成“有序包容的和谐之城”。

  “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对接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立足门头沟区实际,前瞻十五年,干好这五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到2025年,生态质量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更为宜居,产业结构深度转型,创新活力明显增强,民生品质持续优化,基层治理更加高效,城市文明整体跃升,全面推动“绿水青山门头沟”再展新形象。

  ——生态涵养取得新成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水青山门头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更加巩固,森林覆盖率达到50.3%,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生态保育和生态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率先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在落实绿色北京战略上走在全市前列。

  ——城乡融合开拓新局面。规划实施体系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充分彰显,城乡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积极投身全国特色小镇发展建设,实现减量集约发展目标,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对接“两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一园四区一小院”绿色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中关村门头沟园深度融入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局,“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成为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典范,新首钢协作配套区成为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建设的重要承载地,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军庄龙泉”科技文创产业集聚区建设初具成效,“门头沟小院+”田园综合体体系建设更加成熟,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结合部及浅山区乡村振兴新路径持续拓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稳定在5%,完成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切换。

  ——社会文明程度和文化自信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绿水青山门头沟”城市品牌创建体系更具内涵,集全区之力向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终极目标发起总攻,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和文旅体验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京西特色历史文化魅力更加彰显,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基础设施得到新改善。全区路网格局加快完善,干线公路网密度达到22公里/百平方公里,市郊铁路网加快构建,市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探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应用场景,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持续完善,城市承载能力切实提高。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在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中名列前茅,社会治理总体效能持续增强,基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物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平安门头沟建设深入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和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实现基本同步,棚改工程高质量完成,区域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医疗卫生和养老事业不断进步,公共服务体系全方位健全,集体经济薄弱村、低收入边缘户和返低风险户帮扶持续深化,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

第二篇 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态,高站位打造北京后花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绿色北京战略,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牵引,打造“绿水青山相映、小桥流水人家”的京西特色生态走廊,为青山绿水蓝天的大国首都底色增光添彩。

第一章 推动生态空间增容提质,系统保护山水林田湖草

  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完整的陆域生态系统,实施全面保护修复,整体优化生态功能,打造蓝绿交织的生命共同体,到2025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保良创优,到2035年达到优级。

  一、推进国土绿色行动

  大尺度增加生态空间。高标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不断加强宜林荒山的建设,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完善植绿护绿机制,全面落实林长制。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3%,到2035年提升至55.12%。增加城市绿色空间,实施平原造林绿化行动、森林健康经营和抚育工程,营造尺度多样、类型丰富的公园绿地系统,到2025年建成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1%,到2035年提升至95%

  构建梯次绿色空间格局。形成深山区、浅山区、平原新城地区梯次绿色空间格局,建设深山生态保育区,位于深山区的清水镇、斋堂镇和雁翅镇重点开展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河道生态修复、流域综合生态治理、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建设、生态多样性保护等工作;建设浅山生态修复区,位于浅山区的大台街道、王平镇、妙峰山镇、军庄镇和潭柘寺镇,做好建设管控、整治腾退、村庄环境治理提升和各类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工作,推进浅山区绿色发展;平原新城地区加快平原生态修复和织补,逐步实现“山水相拥”“十字绿轴”“五带多园”生态布局。

  推进重点区域及生态廊道节点建设。持续推进百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二帝山森林公园、南石洋大峡谷森林公园等重点区域及生态廊道节点建设,构筑城市外围绿色生态屏,不断提升对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的支撑力。统筹抓好长安街西延线、S1线、108109国道、六环路、永定河及“一线四矿”沿线等线性空间绿化、景观优化,力求“不墨而画”效果,提升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水平,着力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景观生态服务与休闲游憩体系。探索优化生态综合建设,试点组建新型集体林场,集成农林水建设项目,实现生态综合建设。

  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加强浅山区建设管控和整治腾退,有效提高林地规模。推进泥石流多发区、矿山治理恢复区等重点地区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实施永定河山峡段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治理修复项目,提升废弃矿山修复率、土地复垦率和绿化覆盖率,恢复山体基本生态功能。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加强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重点保护和严格管理,开展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及生态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提升。强化百花山东灵山龙门涧黄草梁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建设,确保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完善野生保护动物监测网络体系,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二、提升河湖水系生态功能

  持续改善河湖流域廊道生态。实施河湖生态工程,加强河湖岸线保护,推动滨河滨湖地带生态建设。完善永定河和清水河生态廊道,逐步恢复永定河横向、纵向水系的连通性,提升永定河流域地表水质量,加强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永定河流域治理、永定河龙泉湾二期(王平陈家庄段)、永定河雁翅段及军庄段等一批生态工程,推进沿河村庄地质灾害隐患和泥石流治理。提升珍珠湖、门城湖生态品质,实施珍珠湖改造升级工程、门城湖工程。逐步恢复河湖湿地,落实分类管理,构建多样性湿地类型及生态岸线,为鸟类提供栖息地,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推进王平湿地等生态项目建设。

  持续提高水源安全保障能力。巩固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强化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监控,建立水源地周边一定范围内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清单,实施“一水源地一档案”。持续开展区级、镇级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推动区级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信息公开,进行饮水不达标设施改造,保持集中式饮水水源水质达到市级要求。

  统筹推进全区海绵城市建设。构建“源头涵养重点保护系统缓冲全面提升功能改善”五个层次的梯级全区海绵总体格局,建设“一带、两片、五河”的新城海绵城市重点布局,以“水环境提升、水生态涵养、水资源严控和雨洪安全管理”为着力点,构建海绵城市智慧运营决策平台。强化防洪排涝建设,定期开展水库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维护山区河道天然状态,划定河道行洪控制线,加强多级防洪保障体系建设。

  三、强化农田保护管理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底线,严控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实施管控性保护和激励性保护,实现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到2025年实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0.53万亩,耕地保有量达0.76万亩。

  提升耕地土壤质量。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农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促进农业生态修复。建立动态更新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配套分类安全利用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二章 促进环境保护强基固本,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紧抓环境保护不松懈,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保障首都环境安全。

  一、综合推进大气环境保护

  坚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环保产业,推动重点行业生产工艺及技术智能化升级和绿色化改造。加快高排放机动车淘汰,推广新能源车。倡导绿色施工,整治面源扬尘,强化源头管控,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推进工程运输车辆等移动源低排放化。坚持“抠0.1微克”治理PM2.5,建立健全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机制,聚焦机动车、生产生活、扬沙等领域,强化精细化管控,到2025PM2.5年均浓度指标达到市级要求,至2035年实现持续改善。

  推动生产生活绿色化。推进能源消费清洁化,推进农村煤改清洁能源,推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鼓励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开展绿色建筑认证和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引导和鼓励居民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VOCs)消费品,加强餐饮、医院、干洗、实验室等废气排放管控。

  二、持续开展水污染综合治理

  强化城乡污水处理能力。推进城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雨污分流改造、集中污水处理厂维护与升级改造,完善配套污水管网,增强污水处理能力与收集能力,提高污泥无害化处置水平,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田退水生态拦截工程建设。强化垃圾渗滤液处理,优化渗滤液处理设施在线监测系统。到2025年实现全区污水处理率95%,到2035年实现进一步提升。

  防控水体面源污染。落实河湖长制,构建政府与社会共治的巡查机制,严查城市垃圾违法倾倒,严控农业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快低端养殖业退出,从源头控制污染物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强化排污口治理,继续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规划建设19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建立京冀两地跨界断面联防联控机制,促进上下游联动,共同防治沿河城断面水质下降。到2025年保障地表水质量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市级要求,力争到2035年达到100%

  三、防止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

  实施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开展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在产企业重点监管单位管理,建立土壤分类清单、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负面清单,推动土壤治理并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防控固体废物污染,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布设农业废弃物回收点,到2025年基本实现“农膜”全回收,受污染耕地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到2035年持续提升。

  推进土地污染监测和再利用。打好净土保卫战,保障土壤环境安全,配合优化市级防控监测网络,有序增加园林绿化用地和敏感区域土壤质量监测点位数量。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收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土壤风险管控,确保到2025年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到2035年持续提升。

第三章 完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领导体制,着力构建以规划管控、责任追究等机制为保障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制度体系,完善生态保护配套机制,推动区域生态协同,坚决守好绿水青山。

  一、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细化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开展红线勘界定标工作,红线内按禁止开发区域要求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确保到2035年全区生态红线总面积始终保持在455平方公里以上。统筹生态保护红线、林地保护绿线和河湖蓝线规划,实现多规协调。建立生态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

  强化生态保护责任制。深入贯彻北京市《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门头沟区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分工规定》《门头沟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强化落实生态保护职责分工,把扩大生态环境容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强化生态环境监督执法力度,按照“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原则,让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做到应赔尽赔,着力构建以规划管控、责任追究等机制为保障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制度体系。

  二、持续完善生态保护配套机制

  建设基于新基建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基于5G、云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感知系统,构建门头沟区新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覆盖生态环境管理、执法、监测和风险应急全流程,综合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持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着力构建以规划管控、责任追究等机制为保障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制度体系,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区级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动各镇街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等,将补偿机制与考核结果挂钩,确保生态保护主体得到合理补偿,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

  推进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建设。积极融入市级统一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确权登记系统和权责明确的产权体系。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区域生态交易市场,推动生态资源资产化、可量化、可经营化,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强化政策保障,探索绿色金融实施路径,引导和鼓励绿色债券、绿色融资、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落地。

  三、积极构建区域生态协同机制

  继续完善与西城区结对协作机制。用好乡村振兴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导入西城区金融和科技创新优势,助力门头沟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支持引导绿色产业项目落地,推动资源互惠、共同发展。

  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跨区域生态协同。加强与海淀区石景山区丰台区房山区及河北省涿鹿县、涞水县、怀来县的跨区域生态协作,深化区域大气、水和固体废物污染等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一体化的协作治理网络,健全协同机制,探索建立永定河跨界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保障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实效。

第三篇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高效能保障绿色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产业集聚发展、职住平衡发展、减量集约发展,保持战略定力,着力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城乡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第一章 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衔接《分区规划》,构建“一城、两带、三点、多脉”的城乡空间结构,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持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高质量打造门头沟新城(“一城”),着力构建“一山、一水、两轴、一带、三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山”即以新城西部浅山带为主的生态安全屏障;“一水”即以永定河为主的生态廊道与发展纽带;“两轴”即历史文化轴和创新发展轴,其中历史文化轴始于圈门地区,经东辛房地区延伸至三家店地区,创新发展轴从中关村门头沟园开始,沿长安街西延线向东与新首钢地区相连;“一带”即由新城三条主要南北向交通干道与轨道交通系统构成的区域,集中布局主要公共服务设施;“三片区”即三家店—琉璃渠片区、新城北部片区和新城南部片区。

  建设永定河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带与沿109国道区域协同发展带(“两带”),挖掘永定河、109国道沿线生态与历史文化资源,凸显历史文化与生态特色,提升沿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带动清水、斋堂、雁翅、军庄、王平、妙峰山、龙泉等沿线镇域发展,实现山区生态文化融合发展与区域协同发展。

  科学发展潭柘寺镇、军庄镇、斋堂镇三个小城镇(“三点”),推进潭柘寺镇和军庄镇在产业、职住空间等方面与新城的联动,推动斋堂镇紧抓109国道新线建设机遇,挖掘自身潜力,辐射带动深山区各镇村发展。

  辐射带动重要沟峪发展(“多脉”),联动以地区性道路或水系为纽带、连接镇中心区与山区村庄的重要沟峪,依托自然山水格局梳理各类文化线路,以特色沟峪为发展纽带,加强镇中心区与山区村庄的联动,促进镇村统筹协调发展。

1 “一城、两带、三点、多脉”的城乡空间结构示意图

第二章 构建现代城乡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新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现代城乡体系,逐步形成以新城为引领、精品小城镇为支撑、美丽乡村为基底的城乡统筹格局。

  发挥新城龙头带动作用。按照“国际一流、产城融合、功能完备、生态宜居”的要求建设门头沟新城,科学配置空间资源,适度降低开发强度,优化城市整体风貌,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全区城市功能提升。推进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建设,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科技创新、文旅体验为主导,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联动海淀山后、石景山首钢、丰台河西、房山长阳等地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强化镇域空间管理。完善镇域规划体系,支撑城乡融合发展,根据新型城镇化进程,及时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各镇街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加强城镇分区指导,探索建立分区管控机制,规划永定镇、龙泉镇为疏解提升型城镇,加强减量增绿与提质增效、疏解与整治并举,推动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实施;规划潭柘寺镇、军庄镇、妙峰山镇、王平镇为浅山宜居型城镇,落实市级浅山区保护规划,加强人口、用地与风貌管控,人口适度集中,保护利用好自然人文资源,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宜居家园;规划雁翅镇、斋堂镇、清水镇、大台街道为山区涵养型城镇,加强生态涵养,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创新村庄空间再利用方式,探索生态旅游型乡村振兴模式。

  围绕全国特色小镇建设布局谋篇,按照《全国特色小镇发展导则》将特色小镇谋划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规划布局若干个1-5平方公里四至范围清晰、集中连片、相对独立、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比例合理的特色小镇,结合区域发展需求,主动谋划创意设计类、金融服务类、文化旅游类、体育运动类、三产融合类等各类特色小镇,争取相关政策支持。

  创新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完善“村地区管”体制机制及配套措施,完善区—镇—村三级管理责任制度。落实区级乡村振兴集体建设用地实施规划,统筹运用集体建设用地快速审批流程、社会投资项目简易低风险等改革举措,有序释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潜力,保障乡村旅游、精品民宿、休闲农业、基础设施配套等需求,切实为山区发展提供物理空间支撑。聚焦从浅山到平原保留村庄的新农村建设,以宜居示范农房改造为重点,统筹村庄和农房改造规划方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优化村庄风貌、改善居住条件,精准嵌入村庄产业、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选定一批试点村庄,深入探索具备区域特色的浅山区和城乡结合部村庄乡村建设的具体模式,构建“山上山下交相辉映、过渡区域均衡衔接”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第三章 强化全域空间管控,实现减量集约目标

  严守区域空间管控约束,抑制开发冲动,切实减重减负、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服务首都核心功能建设。

  严守生态安全格局。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保证战略留白空间,结合区—镇—村三级规划,同步调整完善林规、水规等专项规划。统筹刚性约束与弹性引导,从严加强建设强度管控。科学统筹城乡人口、用地和建筑规模,合理安排建设空间,严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5年保持减量集约趋势,到2035年压减至70平方公里。

  优化人口布局和规模。引导平原新城地区、浅山区与深山区人口合理分布。平原新城地区新增人口以吸引产业转型人口为主、浅山区及深山区转移人口为辅,加快行政区划调整,优化新城人口空间布局。浅山区新增人口以本地人口城镇化和承接深山区转移人口为主。深山区人口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略有减少,有序向平原新城地区与浅山区转移。合理稳定人口规模,确保全区常住人口总量始终达到市级要求。

  持续提高水资源集约效率。加强节水用水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加强农业和园林节水管理,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加强再生水管线建设和管护,扩大再生水利用规模,确保生产生活用水总量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降幅始终达到市级要求。

  持续推进节能减排。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持续推进“煤改电”“煤改气”的后续使用服务保障工作,促进清洁能源在山区和城区的广泛应用,做好落后高耗能企业的有序退出,鼓励发展低耗能企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扩大林业碳汇效益,推动森林碳汇功能区建设。确保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始终达到市级要求。

第四篇 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高质量培育发展新动能

  加快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增强内生动力,紧抓“两区”建设、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一线四矿”建设的历史机遇,构建“一园四区一小院”绿色发展新格局,坚持改革创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确保“十四五”时期地区经济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稳定在5%,实现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平稳过渡。

第一章 加快“一园四区”建设,打造“门头沟小院”品牌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中关村门头沟园为引擎,加速培育文旅体验、科创智能、医药健康“三大产业”,同步加快打造“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新首钢协作配套区、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军庄龙泉”科技文创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实现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和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市级要求,中关村门头沟园地均产出率达到中关村前列水平、劳均产出率达到中关村平均水平。

  一、形成中关村门头沟园(“一园”)创新驱动引领

  发挥园区在培育发展新动能中的引擎作用。以符合“两区”建设方向和区域功能定位的各领域中关村科技创新中心、产业联盟及头部企业为主体,拓展对外开放引资新路径,打造产业链供应链高端平台。继续支持北京中关村精雕智造科技创新中心做大做优,建设精雕数字制造研究院,积极申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以夏禾科技、芯盾时代为头部企业,分别筹建中关村有机发光产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芯盾国际数字金融安全创新中心,支持中关村硬创空间和京煤职业学校打造国际化“职业教育+工业互联网+中试智造”科创中心,推动中关村门头沟园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局。

  提高园区空间承载能力。加快建设现有空间载体项目,持续推进石龙五期、石龙三期、政务中心建设,将中关村门头沟园打造成创新引领、要素集聚、功能完备、辐射带动效应显著的科创智能创新发展核心承载区域。创新存量土地再开发模式,持续探索老旧厂房改造项目实施路径,加速盘活存量土地和空间。先行开展人工智能产业空间运营,建立集办公、商务、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创业先导社区。

  强化服务配套建设。加快各项惠企政策落地,用足用好市“科创30条”和区“门十条”等政策,完善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机制,优化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服务,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力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联动”,完善服务管家制度和“服务包”制度。创新招商模式,进一步精准招商择企,落实奖励政策。探索引入专业领先的战略合作伙伴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补齐服务短板。提升产业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对接银行、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丰富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完善人才发展支持举措。加强知识产权的应用与保护,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作、品牌建设和服务运营等提供服务。

  持续强化科创智能产业集聚。做好产业强链补链,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辐射带动中关村门头沟园大中小及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打造快速智造联盟,聚集强化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锚定卡脖子领域,依托中关村门头沟园人工智能园,以智慧云测、芯盾时代等一批头部企业定向带动语音识别、生物识别、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交通、安防等领域的应用研发。吸引互联网行业领先企业的人工智能事业部落地,扶持有成型产品的明星初创企业,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方向。筹建前沿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区块链、5G等前沿业态以及优质创业团队、前沿技术实验室落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起智能制造“强基”行动,面向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新技术在传统产业融合应用,推动科创制造、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软件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智能化发展。

  培育医药健康产业应用场景。培育医工智能细分产业方向,联动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围绕产业链各环节培育示范应用场景,在研发环节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高医药研发效率;在生产环节应用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技术推动制造全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可控性;在流通环节发展电子商务;在医疗服务环节强化医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技术应用,创新个人健康管理平台和精准医疗运营模式。

  支持科技与文旅体验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人工智能、5GVR/AR等新技术,推动文化体育与科技深度融合,实现文旅产业提质发展,重点建设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文化创意产业园,加快实现市级文化产业园认定。积极推动网络直播、数字文博、沉浸式体验等新兴文化业态和模式发展,拓展一批文化与科技融合新场景,围绕永定河文化综合体智能化发展需求,建设培育一批优质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相融合的亮点示范。

  二、打造“四区”产业发展新增长极

  加快打造“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紧抓京门线、门大线市郊铁路建设契机,将“一线四矿”高标准建设成为京西绿色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加强与京能集团对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一线四矿”为“核”,以99平方公里辐射拓展范围为“圈”,强化“核”与“圈”的产业链接。统筹开发“一线”的火车旅游和通勤功能,打造绿水青山间的“流动民宿”,形成“一站一景点”特色风貌;统筹谋划“四矿”的历史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突出“一矿一主题,四矿四特色”,推动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推动“一线四矿”核心区和辐射拓展区与109国道发展带协调联动。

  加快打造新首钢协作配套区。紧跟北京“两区”建设步伐,以落实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紧抓新首钢文化、生态、产业、活力“四个复兴”机遇,积极谋划西长安街延长线区域的空间载体建设规划,加快构建新首钢滨河地区与长安街西延线跨河联动发展的高端商务集聚区。依托滨河地区强化与石景山区、首钢地区的对接和协同发展,探索产业一体化联动发展模式,将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作为未来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来进行统筹研究。紧抓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契机,积极融入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密切对接新首钢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和相关重点领域,辐射利用全域空间资源,发挥户外运动、山地特色旅游等优势,积极开展相关产品联合创新和业态合作。引入区块链、5G等前沿业态,积极培育高端服务业,承接“两区”建设试点项目,与中关村门头沟园联动,重点聚焦研发设计、智慧物流、绿色金融、节能环保、高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推动北京国际智能绿色金融中心等项目建设。

  加快打造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以阜外医院西山院区为核心,建设国家重大疾病防治创新品种开发及转化平台、健康大数据库、重大疾病样本库和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推进“互联网+”智慧医院试点。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充分发挥阜外医院西山院区二期建设150张研究型床位的聚合作用,前瞻性谋划打造国家级新药临床试验基地高端医疗服务示范中心,形成覆盖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远程诊疗和医学教育平台,布局贯穿医药合同研发(CRO)、合同生产(CMO)、合同销售(CSO)全产业链的生物医药外包企业平台,吸引药企总部落地,实现医药健康产业链深度整合。

  加快打造“军庄龙泉”科技文创产业集聚区。围绕“文化+科技”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应用场景,导入中关村门头沟园科创智能技术优势,推动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军庄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区、龙泉镇京西生态文化谷的联动发展,将军庄镇与龙泉镇打造成科技、时尚、琉璃文化特色交融的创新创业产业集聚区,引领京西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发展。依托琉璃渠村明珠瓦厂,建设金隅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原有厂房遗址基础上改造提升为非遗主题文创园区,探索发展开放式国际琉璃文创产业,打造“琉璃四合院”等精品特色旅游项目,联动周边区域重点发展琉璃非遗体验、非遗创意设计、展览展示等相关产业。以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高校落户为切入点,建设军庄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及相关产业。推动龙泉镇采空棚户区地块综合利用,打造独具门头沟生态风情、文化底蕴深厚的京西生态文化谷,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和科技相融合的新兴产业。

  三、打响“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品牌

  努力在“十四五”期间谋划120个村、确保100个村建成“门头沟小院+”田园综合体,由深山区逐步向浅山区全覆盖,打造“一村一品、百花齐放”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格局。

  强化“门头沟小院+”田园综合体体系建设。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规模精品民宿与民俗村()多层次叠加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与产业发展互相促进。厘清政府、属地、企业、市场责任,加强与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同仁堂集团、北京演艺集团等高校名企合作,创新“门头沟小院”服务国际交往和扩大开放的模式,以国际化视野提升休闲旅游服务水平。着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研究首都精品民宿的发展态势和要素配置规律,坚持在“精”字上做足文章,探索“门头沟小院+六大文化、+百果山、+户外运动文化、+影视艺术、+医药康养、+文化演艺”等实践路径,提升精品民宿附加值和产业链价值,形成各类主题突出、亮彩纷呈的“门头沟小院+”田园综合体“带”和“群”。

  系统强化“门头沟小院+”政策集成和联动。深化精品民宿政策集成,推广精品民宿政策集成等改革模式,瞄准地区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政策集成,打捆国家、市级及区级各类政策,形成集成效应。用好区级乡村振兴集体建设用地实施规划,加快构建高效闭合的审批体系,优先为民宿项目配套兼容,加强田园综合体在电力、综合服务和交通等方面的配套建设,助推数字化、5G进民宿。借力“门头沟小院+”等创新路径,重点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低收入边缘户和返低风险户的“痛点”难题,巩固低收入精准帮扶中形成的与各市级部门、市属企业和西城区建立的结对帮扶机制,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扩大成果、深化友谊。

2 “一园四区一小院”绿色发展新格局示意图

第二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效激活发展要素

  一、高位推动“两区”建设

  抢抓“两区”建设重大历史战略机遇,围绕科技创新、服务业扩大开放、数字经济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与全市扩大开放步伐同频共振。深刻理解国际贸易格局和规则新变化,把握数字经济视域下的全球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内涵,释放“两区”建设重大制度红利,积极探索、主动担当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的区级使命,动态完善区内政策创新清单、空间资源清单、目标企业清单,积极争取引进一批GaWC(《世界城市名册》)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国际行业权威榜单企业等境内外头部企业,促进实际利用外资规模持续增长。

  强化政策机制平台整合。用好“两区”建设中的“优惠政策+机制创新+重点平台项目”机制,全面落实重点项目“一库四机制”。依托“门十条”等区级优惠政策和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对标国际一流创新创业生态,提升中关村门头沟园的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各类资源要素跨区域统筹,增强各类优势叠加效应。围绕数字服务贸易、科创智能和医疗健康领域,依托区内优秀电商平台以及阜外医院、精雕科技等研究型机构,形成“一平台两支点”模式,注重战略布局和机制创新相结合,完成区内资源整合。

  挖掘潜力“落子”关键项目。在“稳存量”上,以精雕科技、江泰保险等行业头部企业为圆心,深挖企业所在产业的全链价值,重点加速布局精密原型结构件快速制造平台、人工智能触感实验室;在“创增量”上,依托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方位培育聚集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的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产业链中的“隐形冠军”,在研发与设计和科技服务领域争创全市优秀服务开放案例。

  对标高标准贸易规则创新服务。把握国际经贸规则发展新趋势,按照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梳理区内资源禀赋,找准发展机遇,着力在服务外包、知识产权等领域为“两区”建设贡献“京西力量”;围绕医药健康、金融科技领域研究创建门头沟服务外包品牌;整合江泰国际平台资源,形成政府牵头、政策导引、机构合作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结合数字化手段,以精品民宿等文化旅游服务业新业态,探索数字形式的文旅内容跨境输出。

  统筹谋划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加速以科技赋能强化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五新”培育,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创新一批新业态,依托5G、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围绕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数字化治理、平台经济、基于新技术的无人经济、共享经济等培育新业态。培育一批新模式,发展新型消费,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培育壮大“互联网+”消费新模式,重点开发依托新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式文化、旅游及夜间消费模式,打造一批网红打卡新地标,推动消费向体验化、品质化和数字化方向提档升级。积极发展“首店”“首发”经济新模式,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旗舰店、体验店,发展原创品牌概念店、定制店。建设一批新场景,为创新应用提供更多“高含金量”场景条件,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场景创新深度融合,出台推动应用场景示范应用政策、促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面向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能楼宇等领域,建设综合展现“绿水青山门头沟”的特色示范性场景,积极培育场景集成服务企业和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技术集成“总包”、场景供需对接等服务,提升场景组织效率。

  二、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改革

  落实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简称“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落实“放管服”改革任务。强化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落实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基本建立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政务服务制度,构建服务型政府,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围绕市场主体关切,坚决清除隐性壁垒,建立政府内部联合审批、数据共享、统收统分等业务系统机制,落实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综合窗口“一窗通办”能力,优化审批流程,多措并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审批服务从管理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落实“门十条”、企业“服务包”等惠企政策,强化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服务企业功能,健全区级领导班子、区属部门联系重点企业等机制。围绕国家和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持续推进多端智能化审批改革,优化项目立项、规划用地、工程建设、市政接入等审批环节,营造更加高效的投资建设环境;推进企业融资、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营造更加便利的市场环境;结合“两区”建设,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营造更加开放的外资外贸环境;促进人才流动和灵活就业,营造更加稳定的就业环境;积极推进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治理水平,营造更加优质的政务环境;围绕“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等制度落地,营造更加规范的监管执法环境;深化知识产权等方面改革,营造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环境。

  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国有资本经营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能力。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整合区属国有可经营优良资产,打造区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做好国企兼并重组和空壳企业注销工作。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完成区属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人社会化管理。推动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运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推进国企改革发展。巩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产权管理,加强统计考核。稳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加强对企业债务风险的动态监控,将降杠杆减负债纳入企业负责人任期考核,建立风险预警、应急处置和问责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考核体系,创新监管制度手段,健全国资监管管控体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商业、旅游、养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打造适应区域发展的国有参股、控股企业,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持续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

  构建适应减量刚性约束的要素配置机制,促进人才、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加强人才要素吸引力。狠抓顶层设计,强化人才战略发展支撑,进一步细化“京西聚智计划”。实施“聚才引智工程”,增强人才区域吸附力,以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建设为契机,强化重点人才引进,深化柔性引才引智机制,夯实战略人才储备。实施“发展助力工程”,有效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介地区优秀人才,强化成长助力;加快培育高精尖产业,完善人才支撑发展载体。实施“人才无忧工程”,加强人才联系服务,做好“人才服务绿卡”申领发放工作。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存量工业用地转型,明确土地权属,采取多种途径分类推动更新改造。建立土地弹性出让机制,提升工业与研发用地利用效率。统筹工矿用地转型,探索国有矿山用地转型,支持生态恢复前提下的企业和农民共同增收。持续优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审批流程,探索采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股、联营等形式与社会资本合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完善资本要素服务支撑体系。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搭建融资支撑体系,为企业各类股权债权融资需求和贷款融资需求提供平台服务,持续推进减税降费。设立产业发展促进基金,加强重点产业引导。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建立大数据金融监管和预警平台,持续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

  推动数据要素共享。补齐新型基础设施短板,联通市级产业大数据。加强数据的分类分层管理,加强政务数据和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和管理,建设区级政务数据和公共管理数据目录。探索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区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完善技术要素保护。深入贯彻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应用与保护,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促进知识资产保值增值。

第三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践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将门头沟区建设成为生态涵养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试验田,力争走出一条北京生态涵养区特色化、品牌化、差异化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

  系统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突出“七边三化四美”着力点,落实北京市“清脏、治乱、增绿、控污”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任务。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加快农村地区旱厕改造和水厕建设,完善农村地区公共厕所水电设施配套。加大乡村垃圾治理和污水治理力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行适合乡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抓好村庄绿化美化工作,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清洁家园、水源、田园。深化落实《门头沟区村庄民宅风貌设计导则》,推动村庄风貌整体管控提升。

  促进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完善乡村路网、供水管网、污水管网、电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领域服务均等化。适度高效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联通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因地制宜、多样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护机制,促进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化。

  二、增强农业农村产业活力

  攻坚浅山区到平原区接壤地带开发的“裉节”问题。坚决不走“大拆大建”老路,探索城乡结合部创新发展新路,统筹控规详规制定,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因地制宜精准培育产业,广泛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强化社会治理,以“小切口”创新实现城乡过渡带美丽乡村建设和全面乡村振兴的“真破题”。

  拓宽乡村生态富民多样化路径。聚力打造精品民宿集群,发挥“门头沟小院+”田园综合体节点辐射效应,充分盘活利用闲置农宅,发展精品民宿;发挥生态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农业教育、农业科普、农事体验等产业,推动体验农业与精品民宿、文化旅游联动发展;保护好传统村落,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切实强化农村集体经济活力,促进农民增收。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结合门头沟山地林地资源,强化坚果(核桃、杏核)和园林水果(苹果、葡萄、梨、柿子、鲜枣、樱桃)等绿色农产品和农业科技支持,提升产业链价值,依托灵山绿产体验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提升区域绿色品牌影响力。

  创新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发挥门头沟山地、林地生态资源环境优势,实现特色林业与村民增收结合,依托斋堂镇养蜂、雁翅镇林下药材、妙峰山镇林花、军庄镇现有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等产业基础,形成林蜂、林菌、林药、林花等多种“林业+”多元化发展。

  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强化集体经济,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创新方法,采用“触网”、直播等信息化方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三、完善乡村服务体系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动村庄配套公共设施升级,以“分区、分类、分级、分期”配置为总原则,构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促进教育资源向乡村流动,提高乡村教育水平。加快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进度,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推动医养结合,提高村级养老服务点的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农民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和市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乡村就业困难家庭、困难人群兜底保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建设均衡完善的旅游便民服务网络。推动打造完备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加强休闲游憩环境建设,按组团合理均匀配置购物设施、娱乐设施、医疗救护设施、停车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乡村商业便民设施品质和密度,实现一刻钟服务圈覆盖。

  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促进乡村分类发展。编制乡村规划,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重点任务,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确保乡村既“看得见发展”,又“留得住乡愁”。推动新城地区、潭柘寺镇与军庄镇的部分村庄实现城镇化,统筹安排农民的居住、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强化传统村落保护,对在录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北京市传统村落、中国美丽宜居乡村进行特色提升,促进村庄整体风貌保护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结合。引导位于地质灾害区、生态保护红线及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等禁建类地区的村庄进行整体搬迁。结合村庄特点和发展特色,对其他村庄进行整治完善,盘活利用村庄用地,控制和引导村庄建设和更新。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村发展动力。加大农业农村发展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构建特色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开展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农民科技和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完善基层干部教育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着力解决基层权力约束不力、用权失范等问题,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自治。

第五篇 践行文明首善标准,高层次打造京西人文气象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强化地区发展的文化支撑,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供给水平,构建具有吸引力的京西特色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区,为绿色发展注入文化内涵。

第一章 强化党建引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进“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建设,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牵引,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一、加强“红色门头沟”党建引领

  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发挥“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等示范引领作用,用好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京西抗日革命根据地等红色文化传承载体,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推进“红色门头沟”党建“1179”工程,突出“一个统领”,贯穿“一条主线”,坚持“七个导向”,践行“九个红色担当”,凝聚思想共识。

  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搭建主题教育的红色课堂,传递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革命精神。建设宣传阵地,将新技术运用于意识形态宣传,提升理论宣传水平,讲好门头沟故事。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抓好内容建设,改进展陈方式,打造精品陈列。以斋堂镇马栏村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雁翅镇田庄村京西第一党支部、妙峰山涧沟村平西交通联络站等红色纪念地为基础,建设京西抗日革命根据地爱国主义教育片区,到2025年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量力争超过12家。

  强化新时代“双拥”工作。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持续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完善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服务国防和军队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统筹推进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建设烈士纪念设施,加强英烈褒扬工作,推动烈士纪念设施与红色旅游线路、国防教育基地融合发展。

  二、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紧扣“三步并做两步走,三年实现双达标,六年实现摘桂冠”的总目标不动摇,奋力争取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健全统筹协调推进机制。以创城为总牵引,统筹实施“六大创建工程”,一体化推进生活垃圾管理、物业管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落实及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扩大文明单位创建覆盖面和影响力,引导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增强“窗口”意识、树立行业新风,增强品牌示范效应,巩固提升创城成果。深化与西城区结对协作文明城区创建工作,长效常态开展各项创建工作任务。

  加强社会共创共建机制。用好文明社区、文明农村“两考合一”机制,持续激发“我要创”“全民创”的热情,持续深化“门头沟点赞”大拇指行动、“门头沟热心人”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基层探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党员回社区报到”“小手拉大手”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多方联动、共创共建的工作局面。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充分调动“门头沟热心人”志愿服务队、首都志愿团队、五星志愿者等社会组织力量,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到2025年实名注册志愿者达到4万人,到2035年志愿精神在全区干部群众中深入人心。

第二章 延续文脉乡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深挖“六大文化”内涵,传承文脉,深入落实“人文北京”战略,在文化领域担起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责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改善人民文化生活品质。

  一、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

  充分挖掘门头沟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民间艺术和建筑遗存,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门头沟区打造成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与长城文化带交汇处独特而全新的地理坐标。

  深入推进两大文化带建设。加强长城文化带建设。建设沿河城—天津关—燕家台—梨元岭西关长城文化精华区,沿河城长城博物馆,发展沿河城、洪水口等4个村的长城文化建设。加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打造永定河、清水河沿岸文化精华区,持续办好永定河文化节,积极推进永定河文化综合体及博物馆新馆建设,争取将东胡林人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划建设东胡林人遗址公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打造“西山永定河——北京人的精神家园”文化名片。

  深入挖掘、传承、弘扬“六大文化”。以“生态山水文化、红色历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古村古道文化、宗教寺庙文化、京西煤业文化”六大文化为主线,全面统筹门头沟区内历史文化遗存的整体保护和展示利用。以“六四一”为发展模式,将“六大文化”体系和“门头沟小院+”田园综合体中每个文化点位的坐标、规制、历史文脉、传承方案“四要素”统一绘制在村域发展的规划和图纸上,建设全区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信息平台,实现文化保护传承和区域发展的“多规合一”。加快推进京西古道文化线路、门斋铁路文化线路及永定河国家文化公园等三条文化线路建设,构建京西特色山地古村落群,积极打造潭戒宗教寺庙、斋堂川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妙峰山—琉璃渠民俗技艺传承基地三大历史功能片区。纵深开展文脉保护传承工程,有效提升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积极推进门头沟区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系统性开展区内革命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推进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等革命文物保护及周边环境提升,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腾退利用政策机制。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以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身边化、服务内容品质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建成完备、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到2025年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到0.4平方米,到2035年增长至0.45平方米。

  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启动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加快实施区政务服务中心、区体育文化中心新建项目;增补少年儿童图书馆、美术馆及小型图书馆,增加实体书店及智慧阅读空间,丰富文化设施类型。完善山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保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有率和达标率。实施文明风尚培育工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

  统筹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结合疏解整治腾退空间再利用,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多种方式,打造多样化公共文化空间。探索在大型社区引入创意元素、文化力量改善社区治理,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传承展示、知识服务、创意辅导等综合功能提升。依托城市商业综合体、综合交通枢纽等建设项目,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增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供给。鼓励学校、企事业单位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织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一刻钟服务圈。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探索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提升基层文化中心服务效能。广泛吸引市场化、专业化力量参与实体书店、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文化服务供给。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和专业化管理,促进基层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特色水平。依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大山区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力度,提高山区公共文化服务配送的品质和效能。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建好用好公共文化服务云系统,提供一站式、集成式、多媒体覆盖的智能化服务。加强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方位、全链条智能化升级。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

  三、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结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发展全民健身体育事业,回应人民群众增强体质的迫切需求。

  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继续加快建设门头沟体育文化中心等体育设施,建设一批群众健身场地和设施。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体育设施体系,补充建设区级体育设施,重点推进街道()级、社区()级体育设施建设,打造一刻钟健身圈。到2025年实现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4平方米以上,到2035年达到1平方米。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抓住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机遇,推进青少年户外营地建设,推广足球和冰雪运动,加快标准冰场和足球场建设。强化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谋划,通过丰富多样的健身形式调动群众体育健身积极性,营造全民健身良好氛围。

第三章 培育文旅产业,满足群众多样化品质需求

  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主线,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文旅体验产业培育成为区域主导产业之一。

  一、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构建“一轴、两核、四带、四区、八组团”旅游空间。延伸拓展西长安街中轴线,以109国道新线为“发展轴”,拓展京冀产业联系,形成核心带动效应,推进门头沟新城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斋堂镇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两核”建设,打造京西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高地。加快建设沿永定河展开的西山永定河文化旅游带、以古商道为串联的古道文化旅游带、门头沟城区至斋堂镇的门斋铁路列车观光文化旅游带、长城文化旅游带“四带”。聚焦打造以斋堂镇为核心的古村古道文化休闲名区,协同打造北部高端民俗文旅区、南部煤业矿业文旅区与西部生态山水旅游区“四区”。升级打造潭柘寺戒台寺定都峰九龙山组团、京西大峡谷百花山灵山组团、爨柏灵水黄草梁组团、妙峰山樱桃沟玫瑰园神泉峡组团、珍珠湖南石洋碣石沟组团、清凉界十八潭落坡岭北岭组团、大台矿山文化组团、京西商旅古道组团等“八大旅游景区组团”,构筑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争取35年内打造12个区域内具有发展标杆效应的5A级精品景区。

  着力提升传统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理顺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景区的管理体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行机制,积极发展壮大京西旅投公司,整合区域闲置旅游资源,盘活龙门涧、南石洋大峡谷等传统景区。围绕景区建设精品民宿,争取到2025年精品民宿游客年均增长率、精品民宿收入增长率保持增长,到2035年实现持续稳步增长。

  二、打造精品旅游产品—空间—业态体系

  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贯彻落实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挖掘精品旅游产业全链条附加值,利用科技手段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实施游客汽车“后备箱”工程,研发具有文化内涵的实用性、便携性旅游商品,增加旅游购物收入。推进非遗文化融入生活,实施古村落与非遗整体保护,依托琉璃渠村国家级传统村落,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琉璃重生模式。推动影视拍摄、动漫游戏、时尚购物与旅游相结合,开发数字旅游创意产品。

  拓展文化旅游新空间。围绕老旧厂房改造拓展文创新空间,打造以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文化创意产业园和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为龙头的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范园区健康发展,探索形成集时尚创意、艺术创作、体育休闲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新空间。

  培育“文化+”新业态。实施文旅融合、文体融合战略,拓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不断培育新业态。推动文化和旅游与农业、林业、科技、体育、交通、国土融合发展,推出休闲农业、工矿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科技旅游等系列新业态旅游产品。引进或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帐篷酒店、森林木屋、自驾车营地、低空旅游、夜间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以筹备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奥组委的合作,发挥户外运动与山区特色旅游优势,积极开展相关产品联合创新与业态合作,吸引国际游客观光游览。

  三、扩大文旅品牌影响力

  打造系列特色品牌节庆赛事活动。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和一批有代表性的购物品牌,持续做强永定河文化节,办好妙峰山庙会,做强龙泉镇文化节、清水农耕饮食文化节等特色品牌;把握2022年北京冬奥会契机,结合区域特色,做强现有的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引入国际极限运动大赛等;抓住黄金周和旅游旺季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一系列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保持旅游热度。引导九镇举办特色旅游节庆活动,鼓励影响力较强、反响较好的节庆常态化举办。

  塑造文旅品牌新形象。完善营销体系,编制文化和旅游宣传营销计划,推进文化和旅游宣传促销专业化、信息化、市场化。搭建营销平台,立足政府和民间两大交流营销平台,构建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媒体、公众等共同参与的大营销格局。整合营销内容,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创新营销方式,探索运用“互联网+”、会展营销、主题节事营销等方式,提高全域旅游宣传营销的精准度、现代感和亲和力。

第六篇 提高城市承载能力,高品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增强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为主线,突出整体优化、协同融合,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章 优化综合交通体系,助推城乡加速发展

  坚持交通先行,以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连接性、贯通性为重点,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为抓手,不断织密城乡路网、优化出行方式、完善交通管理,加快形成以人为本、方便快捷、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乡交通系统。

  一、织密城乡路网结构

  以打造密度适中、结构合理、布局完善的道路网系统为重点,着力提升城乡道路网的密度、畅通度和道路档次,与周边区域形成联动,到2025年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达到6.5公里/平方公里,干线公路网密度达到22公里/百平方公里,到2035年分别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和31公里/百平方公里。

  继续完善山区“三横五纵”路网布局。按照“整体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加密西部山区公路网密度,提升门头沟区北部及南部山区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全力保障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建设,前瞻性布局沿线市政交通、公共服务、旅游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推进108国道三期、双大路(斋幽路—大村)三期、军红路、吕北路(吕家村—北岭)等工程建设。强化京西矿区路网循环能力,完善大台地区与深山地区路网接驳,缩短通勤时长。加快山区高等级公路进度,优化道路路网级配。

  加快形成新城“七横三纵”路网格局。加快推进西苑路、石龙路等主干路建设升级工作,打通“三纵”主干系统。不断完善龙阳路、迎宾大街、曹各庄路、金沙街、玉带街、银华南路等次干路、支路建设,打通断头路。疏通道路“毛细血管”,打通新城内部道路微循环系统。建设河滩路东延等跨永定河并与城市核心区连接的东西交通联络线,积极推进石龙路(阜石路西延)、莲石湖西路东延的前期规划研究工作,完善新首钢地区冬奥交通疏导线建设。

  挖掘铁路资源建设市郊铁路网。以市郊铁路“京门—门大线”建设为契机,持续优化平原和山区铁路交通布局。推进市郊铁路京门线工程建设,实现与地铁6号线、在建11号线、磁浮S1线的车站衔接换乘,联通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等功能区。推进市郊铁路门大线工程建设,对既有大台铁路提升改造进度,激发小火车旅游潜力,服务“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建设,带动沿线文旅体验产业发展。

3 重大区域交通设施与廊道分布示意图(2035)

  二、完善绿色交通体系

  加快形成以公共交通体系为主、步行与自行车交通为辅的交通发展模式,鼓励倡导绿色出行。

  完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构建层次清晰的“干—普—微”三级公交线网,开发特色旅游公交线路,加快石门营、石龙等枢纽建设,推行实时公交,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完善S1线周边路网,保障交通枢纽、轨道交通站点与中低运量车站的接驳换乘设施供给,优化接驳换乘条件和服务水平,缓解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

  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示范区。整合公园绿地、滨水空间和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线路。在轨道交通车站、大型客流集散点、大型居住区、商业办公区等地区,有序发展公共自行车和共享自行车,充分发挥其在接驳换乘及短距离出行中的作用。

  实现交通系统生态化。协调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尊重地区生态现状,从设计、规划、施工、管理等方面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与周边自然山水的有机结合。落实TOD发展理念,促进土地公交良性互动发展。

  三、构建良好停车秩序

  坚持需求管理与供给谋划双管齐下,缓解停车难题。

  严格需求管理。综合利用法律、经济、科技、行政等措施,建立分区域、差异化的拥车、用车管理策略,提高公共交通竞争优势,从源头控制小客车出行强度。

  加强停车管理。科学规划、持续优化全区停车设施布局,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挖潜、共享现有停车资源,审慎新建停车设施,打造区级停车资源管理平台和区级三级停车诱导系统,推动实现集约化、智能化、差异化。同时加强行业管理,全面整治不文明停车现象,实现挖潜、建设、管理、执法并举,营造良好停车环境。

第二章 完善市政设施配套,提升城乡运行保障水平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民生需求充分保障、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加快构建绿色环保、安全高效、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市政设施体系,推动采空棚户区市政配套四期等一批综合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乡供水系统。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按照用水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南水北调、东水西调、地表及地下水等多水源优化配置,到2025年供水安全系数维持在1.25以上,到2035年提升至1.3以上。结合城市发展扩建斋堂镇等集中供水厂,推进军庄镇供水干线一期工程、村镇供水保障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

  建设污水再生水系统。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截污与治污相协调、收集与处理利用相匹配,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和再生水品质。新城和镇中心区采用集中处理方式,重点推进新城再生水管线一期、二期等工程建设。村庄地区灵活采用多种处理方式,重点推进小城镇污水处理市场化建设配套管网二期等工程建设。完善雨水排除系统,从源头控制、径流调节等方面加强雨水的全过程管理,着力推进雨水管道、行泄通道、雨水调蓄区等工程建设。

  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加快补齐山区电力基础设施短板,推进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和110千伏“一镇一站”规划建设。试点开展架空线入地工程,重点推动高压线入地,精减高压线塔,释放城市发展空间,谋划布局一批电力隧道、电力管线工程项目。打造绿色智能电网,积极探索、试点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网基站”,以信息化手段赋能传统电网,不断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供电可靠率达到99.98%,到2035年提升至99.99%

  优化清洁供热体系。整合全区供热资源,重点依托4座燃气供热厂调整优化新城供热布局,推进军庄镇和斋堂镇燃气锅炉房等镇街重点工程建设。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突破,力争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供热比例提升至3.3%

  提升天然气输配能力。加快天然气输配站建设,依托陕京三线和六环路高压A管线,新建王平镇和妙峰山站、军庄和卧龙岗高压A调站,实现平原新城地区和浅山区天然气供应全覆盖;合力布局山区镇街液化天然气供应,推进“煤改气”工程。到2025年天然气气化率达到77%,到2035年提升至85%

  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坚持“区域统筹、需求导向、互动协调、合理可行”的原则,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顺序,结合架空线入地、环境整治等工程建设时序,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设综合管廊系统。健全管线入廊、使用、监管等制度,形成入廊完备、运行顺畅、监管有力的综合管廊运行管理机制。到2025年综合管廊长度达到1.5公里,到2035年提升至5公里。

  因地制宜布局垃圾处理体系。优化新城及周边地区垃圾生态处理格局,完善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布局,做好垃圾密闭站升级改造工作,新建焦家坡垃圾综合处理厂、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环卫停车场和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完善山区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健全“村收集、镇运转、区处理”的转运处理模式,大幅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建设潭柘寺镇生活垃圾转运站等一批山区垃圾处理设施,完善垃圾减量化收集系统。

第三章 布局新型基础设施,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立足数字化、产业化、融合化发展需求,聚焦“新网络、新要素、新应用”,高水平谋划、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夯实基础保障

  高水平推进5G和千兆固网建设。加强5G基础设施建设,扩大5G信号覆盖区域,拓展5G应用场景。推进光纤互联到户工程建设,完善千兆固网接入网络,打造千兆固网智慧家居集成应用示范小区,促进千兆固网应用落地。到2025年基本实现新城地区5G信号连续覆盖,城区家庭宽带网络接入能力达到市级要求。

  助力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建设。开展工业大数据分级分类应用试点,推动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二、探索建设数据智能设施,丰富应用场景

  探索建设数据中心。加快数据中心建设,围绕更好服务社会基层治理、更好支撑区域重点行业,满足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等产业高端发展需求,实现数据资源要素的整合,建立区域数据高地。

  打造智慧交通体系。开展交通设施改造升级,构建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提高交通信息服务品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应用,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跟踪探索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车联网技术方向,积极谋划布局。

  完善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政务网格体系,整合全区政务资源,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加快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政务决策体系。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科学管理水平。加快区级政府服务平台与市级平台的对接,促进政务链条的协调畅通。完善门头沟区城市大脑智能系统,构建城市大脑应用体系,推动政务数据、社会数据汇聚融合。

  提升智慧管理效能。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加快智慧城市感知层规模化、集约化建设,提高城市感知能力和运行保障水平,对于重点监测领域实现动态信息服务全区覆盖。深化智慧校园建设模式,增加智慧社区数量,推进区生态环境新型监管体系、区智慧档案馆、智慧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监管体系等项目落地。聚焦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区服务等民生领域,扩大便民服务智能终端覆盖范围,推进智慧残联等项目。

第七篇 强化治理能力建设,高水平构建城市治理体系

  着力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探索精细治理模式,强化依法治理,实现城市治理科学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建设。

第一章 完善城市治理机制,促进城市品质提升

  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落实首都城市治理重大任务,统筹城市治理与城市更新、城市协调发展的关系,服务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

  一、落实首都城市治理重大任务

  统筹规划、政策、标准、管理、服务等措施,严格执行全市新增产业禁止限制目录,健全引导和倒逼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制度机制,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和城市更新两大专项行动,助力“大城市病”治理。

  深化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京政法[2021]1),突出提升导向、突出系统观念、突出难题解决、突出分区施策和突出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区域生态建设品质,持续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系统推进永定河生态廊道提升,强化战略留白用地临时绿化。提升城市空间综合治理水平,巩固“9041”标准基本无违建城区创建成果,建立城市街面秩序维护长效机制,开展治理类街乡镇整治提升;持续开展六环路等道路沿线空间整治提升,服务冬奥和冬残奥会;强化桥下空间、施工围挡、临时建筑治理力度,实现“动态清零”。围绕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推进腾退产业空间提质,研究疏解腾退空间统筹利用政策机制,推进解决“腾笼”易、“换鸟”难的问题。持续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探索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新模式。围绕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做好精准提升,推进区域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传统商业商圈升级、商业便民设施的综合升级,加快棚户区安置房建设和重点项目征拆建设收尾,攻坚代征代建道路和商品住宅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移交。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创新城市更新机制,落实城市总规、《分区规划》,探索创新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政策机制,推动三家店综合改造项目。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深入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行动计划,结合棚户区改造、微循环道路建设,采用示范和推广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批示范街巷,选择重点区域集中整治提升,切实改善居民身边环境品质。推动棚改腾退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盘活腾退土地资源。落实老旧小区改造和综合治理,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治理模式,对老旧小区整治进行整体规划、专项计划,不断改善提升房屋使用条件,精准实施适老化改造、加装电梯、绿化改造,补充便民设施和停车设施。加强平房区和危旧房改造,增强房屋抗震加固和节能保温性能,确保居住安全性。推动老旧厂房、老旧商场、老旧商务楼宇更新改造。推动存量空间盘活利用,鼓励利用老旧厂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产业等国家和北京市支持的产业、业态,鼓励利用老旧厂房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型服务消费载体等。鼓励老旧商业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功能、提升活力。

  深化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全面推进强制垃圾分类,加强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奖惩机制和社会志愿服务机制,加快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建设。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引入市场化专业化力量,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开展正常的市场竞争。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各类垃圾处理水平,确保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到2025年达到37.5%2035年超过40%

  二、持续完善城市治理机制

  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继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强化镇街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立足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推进“吹哨报到”向社区治理深化,尽可能把资源、管理、服务放到基层,落实好明确向街乡赋权的事项,建立权责清单,加强区级统筹。进一步转变机关和干部作风,深入基层一线破解难题、推动工作。明确“吹哨”范围,规范“报到”行为,把工作抓实,务求解决问题、取得实效。

  持续提升“接诉即办”效能。严格落实《关于坚持“红色门头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深化“接诉即办,办好‘小事’”工作的实施意见》,持续压实“五个亲自”“五个到位”责任,强化“首接负责”,深化未诉先办,与主动治理、依法治理、社会共治紧密结合,合理划分诉求办理的范围和边界,形成长效机制。保障“接诉即办”投诉数量稳定在合理范围,接诉响应率100%,持续提升“解决率”和“满意率”。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增强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以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创建为契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执法司法监督制约,全面提升司法能力、司法效能和司法公信。加快法治社会建设,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形成全社会尊重法治、信仰法治、坚守法治的良好风气。

  三、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完善区域化党建机制。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推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自管会以及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形成合力,统筹街巷长、河湖长、小巷管家、网格员四支队伍,扩大物业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覆盖,完善在职党员社区、村双报到机制,创新双报到载体,推广“红色联盟议事会”“五彩微中心”等协同治理模式,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打造“党建引领、多方共治”党建品牌,高标准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巩固基层党建成果,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深化社区网格管理。将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提高网格化运行效率,建立“四级网格”“五级管理”的网格案件指挥处理工作体系,实现网格常态化、精细化、制度化管理,到2025年城乡网格化管理体系覆盖率达到100%,并持续保持。

  强化社会协同能力建设。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等第三方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加快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参与社区治理,在老旧小区治理中,试点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和收费自管等模式,引导居民由“不交费管理差”向“交费享受服务”转变。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履约考评机制,强化街道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管理。加强平房区、老旧小区等无物业小区的管理。依托信息化手段,将智慧社区建设与大数据平台有机结合,打造社区治理、平安建设、居民服务个性化建设“一张网”,实现街道、社区、居民三级互动。

第二章 强化安全与发展统筹,建设平安门头沟

  坚持“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高标准,把安全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筑牢安全屏障,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西部无战事”。

  一、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完善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有黑必扫、有恶必除、有伞必打、有腐必反、有乱必治、除恶务尽”,健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对重点案件重点督办、合力攻坚,坚决防范打击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十大重点行业领域”乱点乱象整治行动为切入点,统筹推动政法机关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动治理,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加强“三书一函”(监察建议书、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和公安提示函)等应用力度。

  全面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服务首都政治中心功能,强化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体系,完善“一人一案、一事一档、一山一哨”机制,创新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日常宣传和普法活动开展,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强化反恐防暴机制,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深化区—镇街—村居—重点行业场所和重要单位的反恐防范职责,防范处理邪教,全面强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建设智慧公安治理平台。围绕情报预警、指挥调度、侦查办案、治安防控等一线实战需求,推动警务科技信息化建设持续升级,建设“雪亮工程”,加强基础要素动态感知,构建全方位获取、全网络汇聚、全维度整合的大数据网络,打造“平台贯通、网络联通、数据互通、系统融通”的软硬件资源体系,推动实战应用提质增效。将智慧平安小区建设与平安北京、智慧城市建设、“雪亮工程”、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城乡结合部地区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全区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全覆盖,提升农村地区覆盖密度和识别智能化水平。

  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风险管理。按照“谁主管、谁管理、谁牵头”原则,建立由分管区领导牵头、行业主管部门统筹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的重点行业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对行业乱象开展源头治理、系统治理,重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二、推进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城市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保障经济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

  推进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积极落实北京市安全风险评估相关任务部署,全面评估全域安全风险情况,提高城市安全智慧化监测水平,持续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细落实。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强化基层执法力量,改善基层执法工作条件,加强街乡专职安全员队伍管理,配齐配足安全生产检查人员。深入开展安全监管执法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改善调查取证等执法装备,保障执法检查和应急救援用车。

  强化事故风险监管。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梳理各种风险源、风险点,建立排查、登记数据库和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建立市政基础设施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加强水、电、气、热、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管理,严格落实巡查检修工作,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构建科学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指导推动食品药品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5%以上,药品抽验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三、构建人防整体防护体系

  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紧密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坚持人防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人防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战时防护与平时使用功能相结合、城市人员防护与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并重,确保城市战时安全运行,实现人防设施军民兼用。促进人员防护、目标防护、专业力量、组织指挥、支撑保障体系相互完善,逐步形成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人民防空体系。

  人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融合。完善区—镇—村三级人防指挥体系,加强通信警报设施建设,建立安全可靠的首都西部防空保障体系。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重要经济目标分布,合理配备各类人防设施,形成防护体系。

第三章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韧性城市”

  落实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任务,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升城市韧性。

  一、持续加强城乡应急安全体系建设

  抓牢常态化疫情防控。固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保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放松,压实“四方责任”,落实“三防”“四早”“九严格”等要求,强化镇街、村(社区)公共卫生职责,抓好突发病例快速响应处置、镇街突发疫情核酸检测应急预案、重点领域常态化防疫检测等机制的贯彻落实,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增加区内医院负压病房数量,改造提升发热门诊,强化核酸检测保障能力。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对标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及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全社会公共卫生预警动员能力,完善多层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做优做强区疾控中心,确保每万名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始终达到市级要求。将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纳入区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提升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人才及物资保障。强化急救体系承载能力,加快山区卫生急救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斋堂医院急救体系建设。

  推进应急指挥中枢建设。建设门头沟区应急指挥网络,全面推动区域应急管理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协同化,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动全区应急信息一张图和一张网建设,布设全域感知网络,形成“感、传、知、用、管”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应急指挥管理系统,构建立体应急网络。形成区级常备综合应急救援力量,针对各类灾害救援,提升“平战结合、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综合应急救援水平。

  加强综合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在新城建设中心避难所和固定避难所,在各镇街实现固定避难所全覆盖,积极组织应急安全演练,加大应急科普实训力度,提升应急社会动员能力。完善城乡生命通道系统,规划IIIIII级生命通道,在新城重点建设救灾干道、疏散主次干道。推进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区—街道—村居多级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模式、应急物资的政府和企业协同保障模式以及城市基层社区应急物资保障网络。

  二、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综合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持续完善各类灾害预防和抗灾预案,把功夫下在平时,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发展巨灾保险。针对气象灾害、森林防火、干旱、洪涝和地质灾害等主要灾害及衍生灾害,强化灾害风险评估,识别和划定各类灾害易发区与高风险区,提升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科学指导用地安全布局,划分防灾分区与新城防灾单元,有效阻止次生灾害蔓延。

  优化防灾设施布局。适度提高城市防灾设施建设标准,形成分级合理的防灾空间设施网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加强重点场所和建筑防火,加强消防队站、消防水源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建建筑抗震设防,推动既有老旧建筑的抗震加固改造。开展官厅、山峡地区暴雨风险防御研究,加强位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风险区的险村、险户的安全管控,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

第八篇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高效率回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七有”目标和市民需求安全性、公正性、便利性、宜居性和多样性的“五性”特点,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打造优质均衡可及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章 强化就业住房教育保障,促进安居乐业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要求,在促进就业增收上下功夫,在提高增强住房和教育保障上求实效,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不断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数始终达到市级要求。

  一、保障“劳有所得”,稳定就业民生支点

  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统筹城乡就业支持政策,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就业。深入实施以产业带就业行动,围绕文旅体验、医药健康、科创智能三大主导产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和劳动技能型就业;发挥企业的载体作用,完善、落实中小企业支持政策,稳定就业岗位。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激发劳动者创新创业积极性,支持科技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返乡入乡创业,积极推进灵活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健全就业信息体系、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设,吸引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落户,形成公共机构和经营性机构优势互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确保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保持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按最新口径控制在5%以内。

  持续提升社保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社保改革,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完善退役军人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发挥社会保障托底作用。积极落实参保人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调整政策,让更多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做好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社保转移接续和权益保障。促进企业年金发展,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进一步增强社保经办服务能力,优化经办服务流程,争创全国优质社保服务窗口。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完善监管措施,提升监管手段,确保基金安全。

  加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不断加大培训力度,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探索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技能培训信息化水平。发展特色培训,开展民宿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试点。鼓励企业建设培训中心,切实发挥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作用。围绕“两区”建设和“五新”政策要求,顺应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全区高精尖产业、高端民宿等发展需求,大力培育新职业、新工种,前瞻性布局新型人才队伍。

  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不断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强化矛盾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提高劳动合同履行质量,建立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加强矛盾风险防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深入推进“根治欠薪”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加大劳动争议调解力度,继续推动调解机制向基层延伸,加强案件监督检查,提高调解仲裁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二、保障“住有所居”,持续提升居住品质

  保障居住空间供应。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合理制定居住用地供应和住房建设计划,有效落实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新增安排建设指标。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探索支持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根据产业布局,适度调整居住用地供给,优化职住空间结构。构建租购并举、多元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强供给弹性,突出有效供给,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住房需求,从供应总量、类型规模、套型面积、空间布局四个方面实现动态平衡,保障住房的多元化需求与多层次供应的统筹协调。

  推进各类保障住房建设。坚持分散配建和集中建设相结合,新城重点布局人才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人才公租房,乡镇重点布局普通公租房、集体宿舍、商品房。优先保障公租房和政策支持性住房供应规模,重点保障区内住房困难家庭、夹心层住房刚需人群以及产业园区人才的住房需求。高标准完成棚改攻坚收尾,坚持“保质量、保进度、保配套、保服务、强治理”,建设好、服务好、完成好棚户区改造任务,提升回迁居民的幸福感,加快推进龙泉镇大峪化工厂及周边地块、永定镇3751-C地块等一批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三家店粮库棚改定向安置房项目。

  三、保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推进教育现代化

  增强教育服务供给能力。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持续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增加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深化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教育联盟等模式,加强小学、初中教育设施建设,探索高中多样化发展路径,加快建设景山学校门头沟校区、清华附中分校。到2025年实现基础教育设施千人用地面积达到3321平方米,到2035年增长至4000平方米。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规划建设国际学校,为在京常驻外国人才和海外优秀人才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引进符合功能定位的高等院校,实现高等教育零突破。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健全弹性离校制度。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促进教育优质均等发展。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在学校布局、资源配置、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促进教育公平,针对永定镇、东辛房街道等新建住宅小区较密集的地区,及时布局配套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学校建设,加大乡村教师支持力度,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从教,提升农村教育水平。通过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引入国内及本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满足群众优质教育需求。加强教育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探索网络教育模式,集成跨区域、跨学校的教育资源,缩小区域、校际差异。

第二章 完善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免除后顾之忧

  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

  一、保障“病有所医”,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

  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布局。落实《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每个生态涵养区有1所三级医院”的部署,高标准建设门头沟区新医院,力争达到三甲院区标准,支持门头沟区医院和中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事业,保障中医医疗中心建设,继续实施中医健康乡村活动。引导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装备,开展医学影像诊断、监护指导、手术指导、医学教育等远程医疗服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夯实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将卫生服务纳入社区治理服务,扩大远程诊疗覆盖范围,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全区乡镇街道动态全覆盖,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完善群众家门口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确保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力争达到市级要求。

  完善公共卫生体制机制。发挥区医院和京煤集团总医院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医联体建设,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机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全面深化公立医院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探索推进“一类管理、二类激励”的工资绩效管理机制和薪酬增长机制。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加快“健康门头沟”建设工作。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推进门头沟区精神病专科医院迁建工程。加强妇幼健康、慢病管理、残疾康复和老年健康管理服务,加快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满足人民多样化健康管理需求。稳定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二、保障“老有所养”,着力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健全养老服务网络。应对深度老龄化社会挑战,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氛围,继续落实《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全面建成“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机构养老设施(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新城着力增加养老机构,新城周边镇街中远期承接新城部分养老服务需求,西部山区重点加强综合配套。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推进养老服务驿站可持续发展,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完善养老服务纠纷预防和处置机制。到2025年实现每千常住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7张,到2035年达到9.5张。

  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探索实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中心等开展合作,扩大照护型服务资源,实现医养融合发展。以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核心,以“幸福万年”驿站为重点,结合其他村级养老服务点及精品民宿,发展多元康养产业,发展具有生态涵养区特色的银发经济,承接健康养护和森林养老等特色项目,建设乡村养老服务示范区。

  三、保障“弱有所扶”,强化全社会兜底保障

  加强社会救助能力建设。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区、镇街、乡、村相互衔接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充实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健全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倡导市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加强特殊群体福利保障。扩大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增强残疾人收入保障,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加强无障碍设施及环境建设维护,健全养护照料和康复支持体系,提高残疾人机构托养承载能力。统筹完善民政兜底服务,持续推进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儿童福利保护机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兜底性养老设施等建设。加强妇女儿童保护,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专业化的法律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为妇女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和援助,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持续巩固帮扶成果。针对全区集体经济薄弱村、低收入边缘户和返贫风险户,持续深化帮扶措施,保持帮扶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动态监测,防止返贫现象发生。继续开展与河北、内蒙古、西藏、湖北等省和自治区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长效机制,继续以首善标准助力结对受援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对口协作和支援地乡村振兴工作。

第三章 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布局,提升生活品质

  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性服务业的普遍需求,着力解决生活性服务业在供给、需求、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健康有序便捷发展。

  一、建设均衡完善的便民服务网络

  增加基本便民商业设施。引导便民商业设施合理化、层级化布局,促进便民商业服务规范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发展,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巩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成果。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重点发展交通与通信服务、金融服务、文化与教育培训服务、零售与寄递服务、房地产服务、住宿餐饮服务,着力打造,引进建设五星级酒店和高品质购物中心,鼓励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新消费业态,提高居民消费品质。

  二、打造智慧高效的物流组织体系

  优化物流设施格局。探索建设“3+1”城市物流节点网络体系,联动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全域,构建“大型综合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末端网点”的物流格局。

  促进末端配送场所和营业网点建设。加大智能自提柜、智能快件箱等末端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快推进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改变无序、散乱的物流设施分布方式,提升物流运营水平。

第九篇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保障规划组织实施

  坚决贯彻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举措,科学编制“十四五”时期各专项规划和各部门、各镇街“十四五”时期工作规划,确保“十四五”规划纲要落到实处。

第一章 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统筹把控规划实施

  切实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制度自信,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强化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

  创新推动“红色门头沟”党建“1179工程”,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完善党()委、党组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问题工作机制,加强对重大改革、重点工作、重要项目的统筹,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确保将党的领导贯穿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各方面全过程。

  二、强化组织人才保障

  落实“团结统一、红色传承、向善尊贤、三严三实、互勉包容”的“二十字”干部队伍建设原则,系统性打造各领域京西铁军队伍品牌。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创新“3+N”综合考评模式,完善“三考合一”“一核三评”综合考评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积极打造“综合考评门头沟品牌”。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度。

  三、强化监督执纪保障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强化“三不”一体推进体制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强化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积极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深化实施全面从严治党“六六工程”,即“六个抓牢、六个坚定不移”,具体做到抓牢“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坚定不移践行“两个维护”,抓牢“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抓牢“纪律、法律”这两把戒尺、坚定不移强化纪律建设,抓牢“正风肃纪”这个关键、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牢“反腐惩恶”这把利剑、坚定不移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抓牢“刀刃向内”这个要求、坚定不移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和巡察干部队伍。

第二章 坚持重大项目带动,促进规划落地落细

  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集中力量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推动各项规划任务的落实。

  一、完善重大项目库,加强项目管理

  瞄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围绕生态涵养、减量集约、高质量发展、弘扬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治理、民生保障等七个领域,完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库,筛选一批重大项目进行优先布局。瞄准二〇三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持续谋划、论证、储备重大项目。合理安排项目建设时序,统筹安排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审核监督,强化项目质量监管、安全监管。

  二、完善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加快项目实施

  发挥重大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集中力量组织和实施好一批重点项目。加快交通设施、水电气热、新型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推进“一园四区一小院”绿色发展新格局支撑项目和产业载体建设。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安排落实好一批满足民众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项目。

第三章 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确保规划有序推进

  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规划落实。

  一、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

  做好规划衔接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认真梳理、充分利用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政策,紧紧抓住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新首钢城市复兴新地标建设的历史机遇,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推动政策优势变现。加强部门间、政策间的衔接配合,强化政策实施效果。

  二、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

  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举措落实情况,推动规划有效实施,并为调整和修订规划提供依据。完善规划实施民主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重大情况及时向区人大报告。

  三、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发挥区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作用,强化人大代表对生态保护、产业培育、棚改工程、预算审查和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发挥区政协的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聚焦地区发展各项任务,加大视察调研和协商力度,更好聚人心、添助力、增合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共同支持全区发展。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凝聚各自联系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守好绿水青山。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