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正逐步成长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和关键引擎,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2022年,北京市参与创新调查的规模以上中小微企业共2.8万家,占全部受调查企业的94.1%。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微企业呈现出创新活跃度持续提升的态势。
一、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不断提高
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有助于发展关键技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微企业(以下简称中小微企业)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指开展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的企业占全部中小微企业的比重为33.2%,占比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65.0%的中小微企业成功实现技术创新。分行业看,中小微企业中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占比分别为72.9%、17.3%、29.3%,较上年分别提高2.2个、1.3个、0.8个百分点。分规模看,中小微企业中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比与大型企业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从2021年的相差38.0个百分点缩小至2022年的36.8个百分点。
二、研发投入与产出均保持快速增长
2022年,全市中小微企业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研发人员37.2万人,同比增长7.6%,占全市企业的39.3%,占比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1605.3亿元,同比增长16.8%,占全市企业的30.7%,占比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积极开拓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22年,全市中小微企业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0.7%,占全市企业的32.8%,占比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4.3%,占全市企业专利申请的28.1%,占比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从成果转化看,已被实施的发明专利数同比提高16.2%,占有效发明专利数的56.3%。
三、产学研创新合作不断深化
2022年,开展创新合作的中小微企业同比增长8.3%,占全部中小微企业的22.8%,占比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开展产学研(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的中小微企业数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产学研合作形式多样,共同完成科研项目占比居首,达74.6%;开展联合培养人才占比提升最快,由2021年的22.8%提高到2022年的26.3%(见图)。
图 中小微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主要形式
单位:%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