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统计局近期在全市选取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建设试点的区级医疗机构和13个涉农区的居民进行专题调研[2],调研结果显示:
超九成机构提供中医药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中医药服务方面,90.9%的机构可提供中医药服务,超六成机构可提供两种以上中医药服务。84.5%的机构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和健康知识传播服务;64.3%的机构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开展中医药健康干预服务。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93.6%的机构提供各种类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两项及以上服务的机构占74.7%。从调研的居民情况看,家庭医生签约率为85.9%,未签约的居民中9成多有签约意向。
居民就医满意度较高,主要看常见病和日常开药。调研的居民就医总体满意度达86.4%,其中对挂号、就医环境、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超八成。近五成居民最常去区级医院,当问及原因时,64.3%的被调查者选择“距离较近”,“医疗设施完备”“报销比例高”“人少不需要排队”等也是居民考虑的重要因素。常去医疗机构主要获得的医疗服务中,“常见病诊疗”和“日常开药”均占近八成。
医共体建设有力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近八成基层医疗机构认为医共体建设促进了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提升,认为“专家进入基层,就医更方便”“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日趋完善”的机构均占65%以上。
医共体一体化建设程度整体较高。调研中,65%的被访机构认为一体化建设程度非常高或比较高,96.6%的机构实现了至少一个领域的一体化。近八成医疗机构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等分级诊疗一体化。
县乡级机构医护人员交流与培训渐成常态化。2023年,近三成医疗机构有“上级选派”或“下沉基层”的外来医护人员,交流主要集中在区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从交流人数看,乡镇卫生院交流人员占职工人数的6.1%,高于区级医院3.4个百分点。医护人员培训频次较高,过半医疗机构近一年医护人员参加培训的频次不少于每月1次。
注:
[1]县域医共体是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的简称,指以二级甲等以上县(区)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其他若干家县(区)级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医共体。
[2]结合调研目的及实际情况,本次调研选取石景山区、通州区、平谷区、怀柔区等4个区328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研。其中区级医院21家、乡镇卫生院90家、村卫生室217家。居民问卷涉及北京市涉农的13个区。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